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
定位點

關於西拉雅-食衣住行全收錄

對西拉雅族的傳統文化

我們充滿好奇,希望透過當代文史學者的研究描繪出西拉雅文化的種種。

西拉雅過去四百年來與他族互動頻繁,與漢文化相互融合,因此目前已無法重現當時生活的原始風貌,只能透過有限的歷史文獻記載,一探當時西拉雅族的生活情狀。

飲食文化 西拉雅人心目中的餐桌佳餚

西拉雅人主食以米飯為主,鍾愛醃製食品,好吃生食,喜愛生吃動物內臟,卻鮮少食動物的肉。當西拉雅人捕獲鹿時,往往會即刻宰殺,與族人飲酒共享生肉,將其內臟取出,醃漬於陶甕中,稱為「膏蚌鮭」,是西拉雅人的佳餚。

醃製海產也為西拉雅人所喜愛

把魚連同魚鱗、內臟以鹽醃漬一段時日,再連同腐壞的食物一起吃掉。米飯是西拉雅人的主食,分為兩類,一是「占米」烹煮而成的飯,近似現代食用的白飯。另一種則是用糯米置於蒸籠中蒸熟,再搓揉成飯團,便於外出工作時食用。

酒是西拉雅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,也保有自己釀酒的方式。

根據文獻記載,可區分為兩種,一是「秫米」擣碎,嚼米為麴,置於地面上,等待隔夜發酵,再將兩項攪和置於甕中,幾天後會出現酸味,這種酒稱為「姑待」。另一種酒是將糯米蒸熟與麴攪和放入甕中等待發酵,封存長時間才能飲用,此酒通常是招待貴客使用。

飲食文化

紋身衣飾 從紋身衣飾,想像西拉雅人舊日形象

據「諸羅縣志」記載,西拉雅族男人會將「蝌蚪文字」、「蟲魚」等圖形紋於身上。紋身通常會請長輩協助,紋身雖然必須忍受疼痛,但對西拉雅族人而言,這是獲許將榮耀刻印在身上,也是「不違背祖先」的表現。

西拉雅人至18世紀,已開始學習漢人的衣著,西拉雅男性衣服大多為黑、白兩色,夏季的無袖上衣稱之為「籠仔」,冬衣則是披在肩上的襟衣,垂掛到腳的長度,稱之為「縵」。

不上妝也不結髮髻

西拉雅女性不上妝也不結髮髻,用一塊「青布」將頭髮盤起來。上身穿著「短衣」,衣領以狗毛或織有不同顏色的布料,作裝飾,下身則圍上一塊布,膝蓋以下以色布纏至腳踝。西拉雅男女都喜插花,或者以鳥羽插髻垂肩,特別喜歡生長海邊非草、非木的植物「林投樹」,該花香味濃郁。

紋身衣飾

社會禮儀 婚姻 喪葬

西拉雅人的社會中自有婚姻禮俗規範,男生通常需滿20歲才能結婚,雖然不知如何計算年齡,西拉雅人仍知道長幼之分。據文獻記載,當一男生喜歡一女生時,會請母親、姊妹或者女性友人,攜帶禮物到女生家中提親,並展示所帶來的禮物,若女方父母滿意男生,會將禮物收下,就這樣談成「親事」。

西拉雅人相當重視喪事,家中若舉辦喪事,會於門口結綵,並敲鐘告知親友。一般會將屍體移至親友家門前,親友會端酒敬告死者,並撫摸屍體,以表達思念訣別之意。爾後,再將屍體移回家與衣服共同埋葬。西拉雅人喪禮並不會注重棺木,只是以死者生前裝東西的箱子裝著。若是沒有棺木,則以鹿皮裹屍,而埋葬地點就在居住地的床下。

喚醒沉睡的語言 推動西拉雅語復甦—萬正雄長老

新化區平埔族後裔萬正雄長老是臺南市平埔族西拉雅文化協會會長,也是口埤長老教會的教友,多年來致力於復興西拉雅文化,包括一項艱難至極的使命—喚醒西拉雅語。

萬正雄在文建會的協助下展開西拉雅語言復甦計畫。在女兒萬淑娟及菲律賓籍女婿萬益嘉協助下,他們發現17世紀荷蘭宣教士留下的一本聖經,是以羅馬拼音方式翻譯西拉雅語,成了西拉雅語言復活的第一步。由於古荷蘭語不易懂,萬益嘉透過網路得到荷蘭籍的語言學家Karl之助,解開西拉雅語言的密碼。未來將舉辦西拉雅語言種子培訓及兒童營,讓平埔族後裔先有個西拉雅名字,未來也將計畫與中研院合作,以羅馬拼音或製作有聲書編纂西拉雅語字典。

本文資料參考來源:
資料來源:新化區公所觀光旅遊網
圖片來源:聯合報記者吳淑玲/攝影

Top